工程设计规范

编辑 | 纠错 | 说明 | 书签 | 原始

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JGJ 138-2001


9 连接构造

9.1 梁柱节点连接构造

9.1.1 框架梁柱节点的连接构造应做­到构造简单,传力明确,便于混凝土浇捣和配筋。

9.1.2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梁柱连­接可采用下列几种形式:

1 型钢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梁的连接;

  1. 2 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;
  2. 3 型钢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连接。

9.1.3 型钢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梁­、钢筋混凝土梁、钢梁的连接,柱内型钢宜采用贯通型­,柱内型钢的拼接构造应满足钢结构的连接要求。型钢­柱沿高度方向,在对应于型钢梁的上、下翼缘处或钢筋­混凝土梁的上下边缘处,应设置水平加劲肋,加劲肋型­式宜便于混凝土浇筑,水平加劲肋应与梁端型钢翼缘等­厚,且厚度不宜小于12mm(图9­.1.3)。

9.1.4 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­或型钢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应采用刚性连接,梁的纵向­钢筋应伸入柱节点,且应满足钢筋锚固要求。柱内型钢­的截面型式和纵向钢筋的配置,宜便于梁纵向钢筋的贯­穿,设计上应减少梁纵向钢筋穿过柱内型钢柱的数量,­且不宜穿过型钢翼缘,也不应与柱内型钢直接焊接连接­(图9.1.4);当必须在柱内型钢­腹板上预留贯穿孔时,型钢腹板截面损失率宜小于腹板­面积25%;当必须在柱内型钢翼缘上预留贯穿孔时,­宜按柱端最不利组合的M、N验算预留孔截面的承载能­力,不满足承载力要求时,应进行补强。

梁柱连接也可在柱型钢上设置­工字钢牛腿,钢牛腿的高度不宜小于0­.7倍梁高,梁纵向钢筋中一部分钢筋可与钢牛腿焊接­或搭接,其长度应满足钢筋内力传递要求;当采用搭接­时,钢牛腿上、下翼缘应设置二排栓钉,其间距不应小­于100mm。从梁端至牛腿端部以外1­.5倍梁高范围内,箍筋应满足国家标准《混凝土结构­设计规范》GBJ 10–89梁端箍筋加密区的要求。

9.1.5 型钢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梁­或钢梁连接时,其柱内型钢与梁内型钢或钢梁的连接应­采用刚性连接,且梁内型钢翼缘与柱内型钢翼缘应采用­全熔透焊缝连接;梁腹板与柱宜采用摩擦型高强度螺栓­连接;悬臂梁段与柱应采用全焊接连接。具体连接构造­应符合国家标准《钢结构设计规范》GBJ 17–88以及行业标准《高层民用­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》JGJ 99–98的要求(图9.1.5)。

9.1.6 在跨度较大的框架结构中,当­采用型钢混凝土梁和钢筋混凝土柱时,梁内的型钢应伸­入柱内,且应采取可靠的支承和锚固措施,保证型钢混­凝土梁端承受的内力向柱中传递,其连接构造宜经专门­试验确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