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.3 降 水
8.3.1 降水井宜在基坑外缘采用封闭式布置,井间距应大于15倍井管直径,在地下水补给方向应适当加密;当基坑面积较大、开挖较深时,也可在基坑内设置降水井。
式中 Q——基坑总涌水量,可按附录F计算;
q——设计单井出水量,可按本规程第8.3.4条计算。
- 1 井点出水能力可按36-60m3 /d确定;
- 2 真空喷射井点出水量可按表8.3.4确定。

- 1 真空井点和喷射井点的过滤器长度不宜小于含水层厚度的1/3;
- 2 管井过滤器长度宜与含水层厚度一致。
单井井管进水长度yo可按下列规定计算:
- 1 潜水完整井:

- 1 块状基坑降水深度可按下式计算:
1)潜水完整井稳定流:


- 1 滤管直径可采用38-110mm的金属管,管壁上渗水孔直径为12-18mm,呈梅花状排列,孔隙率应大于15%;管壁外应设两层滤网,内层滤网宜采用30-80目的金属网或尼龙网,外层滤网宜采用3-10目的金属网或尼龙网;管壁与滤网间应采用金属丝绕成螺旋形隔开,滤网外应再绕一层粗金属丝。
- 2 当一级井点降水不满足降水深度要求时,亦可采用多级井点降水方法;
- 3 井点管的设置可采用射水法、钻孔法和冲孔法成孔,井孔直径不宜大于300mm,孔深宜比滤管底深0.5-1.0m。在井管与孔壁间及时用洁净中粗砂填灌密实均匀。投入滤料的数量应大于计算值的85%,在地面以下1m范围内应用粘土封孔;
- 4 井点使用前,应进行试抽水,当确认无漏水、漏气等异常现象后,应保证连续不断抽水;
- 5 在抽水过程中应定时观测水量、水位、真空度,并应使真空度保持在55kPa以上。
- 1 井点的外管直径宜为73-108mm,内管直径为50-73mm,过滤器直径为89-127mm,井孔直径不宜大于600mm,孔深应比滤管底深1m以上。过滤器的结构与真空井点相同。喷射器混合室直径可取14mm,喷嘴直径可取6.5mm,工作水箱不应小于10m3 。
- 2 工作水泵可采用多级泵,水压宜大于0.75MPa。
- 3 井孔的施工与井管的设置方法与真空井点相同。
- 4 井点使用时,水泵的起动泵压不宜大于0.3MPa。正常工作水压力宜为0.25Po(扬水高度);正常工作水流量宜取单井排水量。
- 1 管井井管直径应根据含水层的富水性及水泵性能选取,且井管外径不宜小于200mm,井管内径宜大于水泵外径50mm。
- 2 沉砂管长度不宜小于3m。
- 3 钢制、铸铁和钢筋骨架过滤器的孔隙率分别不宜小于30%、23%和50%。
- 4 井管外滤料宜选用磨圆度较好的硬质岩石,不宜采用棱角状石渣料、风化料或其它粘质岩石。滤料规格宜满足下列要求:

8.3.12 抽水设备主要为深井泵或深井潜水泵、水泵的出水量应根据地下水位降深和排水量大小选用,并应大于设计值的20%-3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