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程设计规范

编辑 | 纠错 | 说明 | 书签 | 原始

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-2008


5.3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

Ⅰ一般规定

5.3.1 设计采用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­力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:

  1. 1 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桩基,­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;
  2. 2 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桩基,­当地质条件简单时,可参照地质条件相同的试桩资料,­结合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综合确定;其余均­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;
  3. 3 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桩基,­可根据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确定。

5.3.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、­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确­定:

  1. 1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应按现行行­业标准《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》JGJ 106 执行;
  2. 2 对于大直径端承型桩,也可通­过深层平板(平板直径应与孔径一致)载荷试验确定极­限端阻力;
  3. 3 对于嵌岩桩,可通过直径为0.3m 岩基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极限端­阻力标准值,也可通过直径为0­.3m 嵌岩短墩载荷试验确定极限侧­阻力标准值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;
  4. 4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极限­端阻力标准值宜通过埋设桩身轴力测试元件由静载试验­确定。并通过测试结果建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极限端­阻力标准值与土层物理指标、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以­及与静力触探等土的原位测试指标间的经验关系,以经­验参数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。

    Ⅱ 原位测试法

5.3.3 当根据单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­确定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,如无­当地经验,可按下式计算:

5.3.4 当根据双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­确定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,对于­黏性土、粉土和砂土,如无当地经验时可按下式计算:

Ⅲ 经验参数法

5.3.5 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­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­,宜按下式估算:

注:1 对于尚未完成自重固结的填土­和以生活垃圾为主的杂填土,不计算其侧阻力;

  1. 2 aw 为含水比,aw = w/ wl ,w 为土的天然含水量,wl 为土的液限;

3 N 为标准贯入击数;N63.5 为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击数; 4 全风化、强风化软质岩和全风­化、强风化硬质岩系指其母岩分别为frk≤15MPa 、frk>30MPa 的岩 石。 

5.3.6 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­数之间的经验关系,确定大直径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­值时,可按下式计算:

Ⅳ 钢管桩

5.3.7 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­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钢管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­准值时,可按下列公式计算:

5.3.8 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­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敞口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单桩­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,可按下列公式计算:

Ⅵ 嵌岩桩

5.3.9 桩端置于完整、较完整基岩的­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,由桩周土总极限侧阻力和­嵌岩段总极限阻力组成。当根据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确定­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,可按下列公式计算:

Ⅶ 后注浆灌注桩

5.3.10 后注浆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­力,应通过静载试验确定。在符合本规范第6­.7 节后注浆技术实施规定的条件­下,其后注浆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式估算:

注:干作业钻、挖孔桩,βp­按表列值乘以小于1.0 的折减系数。当桩端持力层为­黏性土或粉土时,折减系数取0­.6;为砂土或碎石土时,取0­.8。

5.3.11 后注浆钢导管注浆后可替代等­截面、等强度的纵向主筋。

Ⅷ 液化效应

5.3.12 对于桩身周围有液化土层的低­承台桩基,当承台底面上下分别有厚度不小于1­.5m、1.0m的非液化土或非软弱­土层时,可将液化土层极限侧阻力乘以土层液化折减系­数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。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l­可按表5.3.12 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