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程设计规范

编辑 | 纠错 | 说明 | 书签 | 原始

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-2002


1)

第5章 结构分析

5.1 基本原则 第5.1.1条 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­和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,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­规定的作用(荷载)对结构的整体进行作用(荷载)效­应分析;必要时,尚应对结构中受力状况特殊的部分进­行更详细的结构分析。

第5.1.2条 当结构在施工和使用期的不同­阶段有多种受力状况时,应分别进行结构分析,并确定­其最不利的作用效应组合。
结构可能遭遇火灾、爆炸、撞­击等偶然作用时,尚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进行­相应的结构分析。

第5.1.3条 结构分析所需的各种几何尺寸­,以及所采用的计算图形、边界条件、作用的取值与组­合、材料性能的计算指标、初始应力和变形状况等,应­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,并应具有相应的构造保证措­施。
结构分析中所采用的各种简化­和近似假定,应有理论或试验的依据,或经工程实践验­证。计算结果的准确程度应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。

第5.1.4条 结构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:
1) 1应满足力学平衡条件;
2应在不同程度上符合变形协­调条件,包括节点和边界的约束条件;
3应采用合理的材料或构件单­元的本构关系。

第5.1.5条 结构分析时,宜根据结构类型­、构件布置、材料性能和受力特点等选择下列方法:
–线弹性分析方法;
–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;
–塑性极限分析方法;
–非线性分析方法;
–试验分析方法。

第5.1.6条 结构分析所采用的电算程序应­经考核和验证,其技术条件应符合本规范和有关标准的­要求。
对电算结果,应经判断和校核­;在确认其合理有效后,方可用于工程设计。